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⑮ | 吴文光:叙述的打开

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3-04-08

策展单元概念片剪辑:胡涛



「māmámǎmà」策展单元 


妈?嘛?馬?骂?


 线上直播:哔哩哔哩直播 

(草场地工作B站,https://live.bilibili.com/22675901)

映后讨论:腾讯会议室(ID:4084685267)



15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叙述的打开



文:吴文光 







“叙述的打开”是去年初草场地“影像写作”工作坊第一议题,讨论的是,“叙述”被理解为一部影像作品“轨道”铺设的话,作者如何找到轨道起端,所谓“打开”。试着把“叙述的打开”挪用到母亲影展昨晚两部片子《例行测试与水缸》和《小孩》后续讨论中,看是否能谈出些有意思的东西出来。

 

董珺玲和庄炜两人的片子从内容到形式区别很大,相似的只是“作者与自己母亲”,或者说还包括作者试图探究与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关系。董珺玲片子类似一种“设置+表演”观念影像,庄炜片子貌似“家庭日常+私我”纪录片。这么说不是忙着归类,只是大致描述,无论使用何种手法(形式)语言,关键看——是否抵达(作品指向之“核”)。

 

昨晚映后谈我说了我的观感,今天醒来再想这两部片子,尽可能凝练概括我想说的就是,两部片子都有值得称道亮点,但缺了足够有力引领,以致感觉材料蔓延(东西太多)覆盖住“亮点”,水中行走脚被看不清水草绊住感觉。

 

映后谈我说过我非常喜欢董珺玲片子开始一个身着医院工作服中年女人出现,尤其我已经知道她是作者母亲,会有某种“意料之外”发生。后来出现的其它场景,我也觉得有意思,每个场景都是一种“有意味”的元素,但东西出现多以后,就像汉语英语法语非洲话叽里咕噜钻出来我就搞不清我听到的是什么了。

 

当然可以有“各种东西/语言”出现,问题是,“统领”这些材料的“线”是什么?所以,昨晚反馈时我提出的解决建议是,是否可以把一种元素极致使用,我被母亲身着医院工作服形象首先刺激到,所以以此为例来谈。

 

然后我还谈到我被母亲的笑话触动,一个精神病院院长测试精神病人最后反被病人测试(院长比病人更傻B)的故事。今天再读董珺玲片子文字,对片名《例行测试与水缸》好像有了新的读解。如果董珺玲专注于“测试”,是不是可以以此构成——母亲身着医院工作服+精神病院笑话?

 

庄炜的片子是明显的“流水账”蔓延溢出把“账本”淹得看不见了。我不怕“流水账”,我还最欣赏“琐碎日常”构成的“诗意”与“精神”搭建。所以我看王凯的《瘾》,那么冗长琐碎的母子相处和碎碎念,我看得津津有味;姜佳鑫的片子(片名太长就不打出来了,反正大家都知道)也一样,当然在“提炼”材料方面,我觉得做得不如王凯精彩。

 

所以就存在庄炜如何“使用素材”,如果没有一个“灵魂贯穿”的话,哪怕只是短片,素材就很可能变成无节制的泛滥使用。那什么是庄炜这部片子的“魂”呢?这个最好是庄炜自己回答,别人没法代替。但如果按庄炜给片子取名“小孩”去理解作品“主旨”的话,我是觉得庄炜是不是“自我简单”化了。

 

如果这是一个可以展开的一本大书(我坚信每一对母女或母子都是本大书,而且各不相同),那我和庄炜对创作纵深下去有得谈的。我这么说不是凭空猜想,是庄炜在邮件组陆续写来的笔记(家庭与回村两类),其中我读出庄炜对母亲那种难以排解既牵连又撕扯的复杂心情,还有庄炜的“内心”,比如自己的嘴,自己的名字……

 

怎么说呢?我的主观猜想,庄炜探究与母亲关系指向的还是“自己”或“自我寻找/拯救”,如此说是不是可以更清晰明了庄炜创作的“抵达”。有了这个“奔向”,再回头谈庄炜的“叙述的打开”是不是就可以摆脱三岔口摸黑乱撞尴尬。

 

然后我们再回到昨晚映后谈提到的庄炜片中的两个元素,一是梦奇提到的片头庄炜旁白“我母亲领到她人生第一笔退休金”,还有是靠近片尾时庄炜和自己心理医生对谈,两个元素都可以被放大延伸使用在片中(而非一闪而过只是“过渡”),并成为“引领”全片的“点睛之笔”。

 

以上只是与庄炜试图“打开”之谈。一切取决于庄炜如何考量。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① | 开幕片《两个家庭三代女“说母亲”》| 邵玉珍+洛洛朱朱+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② | 第一轮“二次分娩”《The River》《千年虫》| 庄炜+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③ | 第一轮“二次分娩”《与爱有关的日子》《海,三角梅及写诗的舒婷》| 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④ | 张盾+陈波+李新月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⑤ | 李新月+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⑥ | 吴文光 | 流水账记录与存档标识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⑦ | 徐小涵+李新月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⑧ | 吴文光:日常之异质与崩塌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⑨ | 吴文光:偏离与校正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⑩ | 张盾+李新月+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⑪ | 吴文光:“多棱镜像”→离散与重塑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⑫ | 吴文光:阅读母亲→阅读自己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⑬ | 张盾+吴文光

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⑭ | 吴文光:多声调母亲

有关影片




作者的话


片子的拍摄手法类似于散文,我使用了一种很感受性的创作方式进行影片的拍摄与编辑,探讨了我与母亲各自的工作与生活状态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


整个片子在拍摄和剪辑时的每一个部分都保证了我与母亲同时在场,但在画面上很少同时出现,两组行为部分分别是我来拍摄母亲穿工作服在双手之间搭咽拭子的小棍和我母亲拍摄我喝桶装水。


在片子中段,我和母亲分别讲了一个故事,在口述中加入了许多个人表述习惯和选择,但这两个作为笑话的故事并没有成功将对方逗笑。   


作者简介


董珺玲,200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

目前于西安美术学院本科三年级在读

通过行为、影像、装置、数字交互等方式进行创作

关注的问题包括人如何在网络时代不断被各种技术影像和重建、感知方式的变迁等2020年开始接触当代艺术创作

创作包括传统语言转换、社会艺术学、实验影像、行为表演等

创作经历包括:

材料装置:《康复指南系列》、《本来》

交互装置:《从内而外的五组电子产品》

静态影像:《卢德卢德》、《自画像-容颜》

实验短片:《流浪者》、《秩序》、《内观西西弗斯》、《三千大千方块》

合作作品:《食》、《缝缝补补针头线脑中的消逝与再现》、《脓包会议》、《控制与包含》


策展团队推荐


梦奇:作者用母亲日常工作的物件(护士服、棉球杆)与母亲身体(手)互动形成母女关系的身体搭建。两人彼此分享最莫名其妙的故事,用语言与对荒诞、无厘头的理解进行一种意识搭建。试图在这些身体与意识搭建之间冲破常态的家庭生活和母女关系。


旭宏:模糊與陌生中的對焦與辨認,肢體的觸感與身體感官的想象,穿插「眼睛」與「故事」,有裝置感。非常態,有趣。


胡涛:两个笑话,母亲作为医生讲一个关于精神病人的笑话,女儿作为学生讲一段关于徒弟救师傅的笑话。两种影像,母亲作为医生身份日常采集咽拭子的木棍在双手之间不断增加,女儿在疫情隔离期间缺水而此刻狂饮桶装水。这种互相搭建形成一种对话、对比、对差、对视。这既是母亲与女儿关于亲情关系的探讨,也是其社会关系的探讨。


张盾:实验电影,不是对媒介本身的实验,而是对行为本身的实验。女儿凝视母亲,由虚焦到清晰,咽拭子棒的身体默契搭建母女两人从各自的身份、处境出发,讲了两个笑话,却发现彼此无法理解对方笑话的笑点。涛哥描述得很清楚了:这既是母亲与女儿关于亲情关系的探讨,也是其社会关系的探讨。


作者的话


去年,母亲领到了人生第一笔退休金,而我步入社会。作为两个“成年人”,对待感情,对待关系, 我们却依然像两个孩子。

本片由 2022 年春节的家庭录像剪辑而成,我希望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每次回家时,我所感受到的母 女关系的变化。

希望本片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某种开始。


作者简介


庄炜(阿嘴),女,1999年,生活与创作的初学者。

纪录长片《出窍》(2021)(未发布)担任剪辑


策展团队推荐


旭宏:作者的母親有表達和講述的熱情(尤其回老屋拜年的畫面),也許作者也是一個執拗的「小孩」。作者與母親「共處」於地鐵車窗映射畫面,有種「反照」的建構感。尤其母親幇女兒收拾物品的時候,作者亦回到了那個「小孩」。看到了兩個有盒各自小情緒的「小孩」。


高昂:作者在结尾说,生气的时候,想到毕竟是妈妈,就不生气了。解答了全片贯穿的隐隐的让步,顺从;也隐约的看出了作者的另一面,有些无奈。中间回老屋的部分有点散掉了。期待“未完待续”后面的“续”。


梦奇:虽然看得出是短时间拍摄,但坦诚与母亲的互动也不乏动人之处。影片的第一段独白选得非常好:“母亲领了人生第一份养老金。”开始领退休金的母亲意味着什么?作者用这句开场,准确将母亲与自我,与生活周遭关系,以及所处人生交界口的位置摆了出来。一种母女关系暗藏的腥辣感。希望作者能长线拍下去,继续将这场见证进行下去,看到因为拍摄带来的母女演变和促进。

「母亲影展2022」嘉宾论坛 ② 黄惠侦


 影片信息 


片长: 88 分钟,拍摄格式: HD 彩色 | 台语发音,中英文字幕 | stereo


制作团队:导演|黄惠侦 监制|侯孝贤 制片|李嘉雯 摄影指导|林鼎杰 摄影|黄惠侦 剪辑|林婉玉 剪辑顾问|雷震卿 配乐 | 林强、许志远Point 声音设计与混音|奇奕果有限公司 后期制作|现代电影公司


 作者的话 


作为一个用影像参与社会的人,我好像一直都在说着别人的故事,那些边缘 的、没有机会发声、不被看见的人们的故事。我理解他们的边缘、伤痛、无力 与愤怒,是因为我自己也曾经历过。 


但我却迟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说出自己的故事。因为自我揭露是件困难的事,对爱提出质疑是件困难的事,面对真相是件困难的事。 


但我似乎已经到了不能再以困难为由,继续回避那些生命里最重要的提问的人生节点:我的身份不再只是女儿,同时也是别人的母亲。身份的转化让我对母亲这个角色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我决定逼迫自己去靠近、重新去理解我妈,并且试着帮助我们都能找到说出真相,以及超度自身伤痛的勇气。


 故事大纲 


每天早上,我的母亲总是先于我醒来,她会先准备好我的午餐,然后出门。


每天傍晚,我的母亲会在外面吃过晚餐之后才回家,静静地梳洗完毕后就又回到属于她的房间里,打开收音机关上房门,在晚上九点睡去。


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空间里,但几十年来,我们就像是同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唯一的交集是她为我准备的吃食,我们之间没有嘘寒问暖、没有母女间的心里话、没有「我爱你」。


当我注视着她,我知道在那震耳欲聋的沉默之下,藏着让她难以面对及言说的秘密 ;我知道在紧闭的双唇背后,是令她窒息且摆脱不去的耻辱。


这天,我终于鼓起勇气与她开启对话,但我真的准备好去面对她将给出的答案了吗?


我们又是否都能够好好面对那些已经被埋藏许久的过去?



 放映地址 

草场地工作站哔哩哔哩直播间:https://live.bilibili.com/22675901


 嘉宾对谈 

腾讯会议:408-468-5267

https://meeting.tencent.com/p/4084685267




「母亲影展2022」影展团队:

章梦奇、戴旭、张盾、俞爽、刘晓倩、高昂、郭旭宏、胡涛、刘通


 影展缘起: 始于「草场地工作站」周末线上放映,截止目前已经进行到41场,以延展线上放映的可能,母亲影展以「非竞赛」的方式,不以「热闹」为目的,强调「放映对话」,以助推真实影像创作者的「长线创作」,对话不同参与者个体的思考和反馈。期待更多试图通过创作解答当下问题的新作者,以此为契,落地创作。


 影展宗旨: Mother,Mother,just Mother!母亲影展2022(FILM FOR MOTHER 2022)在现实皱缩时刻,发问真实影像要走向他乡还是故乡?我们期许一种像说话、呼吸、心跳一样的原生能力,自由并负重的进行影像表达。藉由真实影像穿过当下生活,逆流照镜存档记忆,影展宗旨为从自我的照亮到众人的照亮,将创作视作生命之车,一生驾驶伴随。——戴旭执笔


 影展排期: https://mp.weixin.qq.com/s/vek7QaLjQx-Mfw9e9CjL9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